产品名称 | 产品类别 | 产品简介 | 市场价 | 价格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6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6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19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相关报告:《中国超融合市场运营模式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超融合是一种 IT 框架,它将存储、计算和网络资源组合到一个系统中,支持以易于使用的方式扩展业务,构建新的 IT 服务,部署更高的 IT 基础架构,降低数据中心复杂性并提高可扩展性。
超融合行业发展历程
我国超融合发展较早,最早由华为在2012年推出超融合基础设施FusionCube9000,历经10年的发展,我国超融合元年开启,超融合架构升级的需求推动了该行业的持续扩张,渗透率目前已经达到20%左右。随着云计算、ai和物联网的发展,it业务领域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软硬件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数字转型和业务创新需求,这进一步促进了超融合的发展。
超融合行业优势
1.更高的资源利用率:超融合架构可以有效利用硬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2.可扩展性:超融合架构可以支持更多虚拟化、云技术和自动化工具,以满足不断变化的 IT 需求。
3.经济高效:超融合架构可以有效降低 IT 成本、更快地交付服务并提高生产力。
超融合行业现状
中国的超融合市场已经进入主流,但新的参与者仍在不断涌现。不断变化的客户类型、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本地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供应商格局的不断发展。中小型企业以及大型企业的数据中心基础架构都使用超融合来构建。与全球市场14%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相比,中国的超融合系统市场预计将以相同或更高的水平增长:从2021年的18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的约30亿美元。同时,大型企业将成为超融合增量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17-22市场规模数据图表: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超融合行业市场规模22.3亿元,2022年中国超融合行业市场规模150.7亿元。2017-2022年中国超融合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2017-2022年中国超融合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2. 23-29市场规模数据
预测,2029年中国超融合行业市场规模368.8亿元。2023-2029年中国超融合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图表:2023-2029年中国超融合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超融合架构行业壁垒
1.安全问题:超融合架构的复杂性增加了安全风险,因此必须特别注意安全策略和安全措施。
2.系统复杂性:需要熟悉架构的细节才能有效地管理系统,因为超融合架构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复杂性。
3.技术障碍:超融合架构的技术障碍有时会导致技术不一致,例如不同组件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超融合行业政策
2022年,国务院在《政府2022年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强数字中国总体布局,建设数字信息基础设施,逐步构建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体系,推动5G大规模应用,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加快发展产业互联网,培育壮大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数字产业,释放数据要素潜力。超融合受益于作为数据中心新解决方案的快速扩展。
超融合行业竞争格局
现阶段,我国超融合行业主要竞争企业有新华三,华为,深信服,浪潮,联想,其中新华三在2021年中市场份额占比增至约22%,超越华为成为我国超融合产业龙头企业。
超融合行业发展前景
超融合市场已经形成,传统it厂商的云解决方案落后于新技术提供商,未来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在5G时代,数据量呈爆发式增长,超融合基础设施凭借其兼容性高、可用性强等优势,行业快速发展。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在超融入基建中得到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