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名称 | 产品类别 | 产品简介 | 市场价 | 价格 |
---|---|---|---|---|
¥12800.00 |
¥6500.00 |
|||
¥12800.00 |
¥6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
¥22800.00 |
¥8500.00 |
相关报告:《2023-2029年中国晶闸管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晶闸管,又称可控硅,是一种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其体积小、结构相对简单、功能强大,常用于开关应用。然而,它不易驱动,损耗大,难以实现高频化变流。可控硅可用于可控整流、交流调压、保护、无触点电子开关、逆变及变频领域等。根据能否控制信号的关断,可控硅可分为半控型和全控型。半控型可控硅只能控制信号的导通而不能控制其关断,涵盖普通可控硅、双向可控硅、快速可控硅、逆导可控硅和光控可控硅等绝大多数可控硅品类。全控型可控硅则包括门极可关断可控硅(GTO)和栅控可控硅(MCT)等。
图表:晶闸管的分类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自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功开发出第一款晶闸管器件以来,晶闸管的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朝着大功率和大容量方向不断发展。在2000年,中国完成了首条300万千瓦直流输电工程,采用的是5英寸晶闸管。目前,我国晶闸管行业在低端市场已经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国内形成了一批规模较大、实力雄厚的上市公司,如扬杰科技、捷捷微电子等。然而,在中高端产品领域,进口产品仍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因此晶闸管的国产替代空间仍然较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晶闸管行业市场规模18.62亿元,2022年中国晶闸管行业市场规模26.46亿元。2018-2023年中国晶闸管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2018-2023年中国晶闸管行业市场规模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不足
尽管晶闸管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整体上,行业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还有待提高。许多企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依靠引进技术和模仿,缺乏核心技术和专利,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2.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稳定
由于晶闸管制造的工艺复杂、环节众多,导致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稳定。一些企业缺乏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过程难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市场竞争激烈
晶闸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竞争也十分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市场份额,牺牲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损害了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利益。
4.人才短缺
晶闸管制造需要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和设备操作人才。由于行业的发展历史和人才培养机制等原因,晶闸管行业存在人才短缺的问题。一些企业缺乏专业化的员工队伍和技术培训机制,影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生产效率。
5.环保和安全压力增大
随着环保和安全意识的提高,晶闸管制造过程中的环保和安全问题逐渐受到关注。一些企业缺乏环保意识和安全生产设施,导致环境污染和安全事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法律风险。
图表:晶闸管行业问题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
晶闸管行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专利,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企业可以加大研发投入,建立研发中心,吸引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推动行业的技术创新和升级。
2.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企业需要引进现代化的生产设备和质量控制体系,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企业应该加强质量管理和控制,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3.规范市场竞争
晶闸管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竞争也十分激烈。为了规范市场竞争,企业应该加强自律,遵守市场规则和法律法规,不参与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同时,行业协会可以建立行业自律机制,加强行业管理和监督,维护市场秩序和行业形象。
4.加强人才培训和引进
晶闸管制造需要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和设备操作人才。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引进,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同时,企业可以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养和输送人才,提高人才素质和行业技术水平。
5.提高环保和安全意识
晶闸管制造过程中存在环保和安全问题,企业需要加强环保和安全意识,建立环保和安全管理制度,采取环保和安全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和事故的发生。同时,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环保和安全问题的监管和关注,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表:晶闸管行业建议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1.技术壁垒
晶闸管制造需要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如芯片设计、器件制备、器件物理等。这些技术需要长期的研究和积累,新进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掌握。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行业内企业需要不断投入研发,保持技术领先优势。
2.资金壁垒
晶闸管制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研发、生产、检测等方面的费用。此外,为了获得规模效应和降低成本,大型企业通常需要大量资金来扩大生产规模。新进入企业需要在资金方面具有足够的实力,才能与行业内主要企业竞争。
3.市场壁垒
晶闸管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市场格局,主要企业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新进入企业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建立销售渠道、开拓市场,并面临品牌认知度不足等问题。此外,客户对于晶闸管器件的品质和售后服务有较高要求,新进入企业需要满足客户的要求才能获得市场份额。
4.人才壁垒
晶闸管制造需要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和设备操作人才。行业内主要企业拥有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的专业人才,而新进入企业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和资源来培养和吸引人才。此外,晶闸管制造需要精细的工艺和操作流程,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员工队伍,这也构成了人才壁垒。
5.环保和安全壁垒
晶闸管制造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和固体废弃物等污染物,需要采取环保措施。新进入企业需要符合环保法规要求,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环保设施,否则将面临环保处罚和停产等风险。同时,晶闸管制造过程中也存在安全隐患,新进入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和管理体系完善。
图表:晶闸管行业壁垒
数据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晶闸管的下游应用广泛,但行业已步入成熟阶段,竞争激烈,因此整体毛利率较低。近年来,英飞凌、恩智浦等国际大厂逐步退出中低端市场,将产能转向新能源汽车、通信等高毛利领域。国内的捷捷微电等晶闸管企业产能主要集中在白电、小家电、光伏、照明和电表等中低端领域,凭借性价比优势和更贴近下游市场的优势,有望在海外龙头战略转移中提升市场份额,未来话语权有望扩大。
1.技术创新和升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晶闸管技术不断创新和升级。新型晶闸管器件不断涌现,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例如,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GaN)和碳化硅(SiC)具有更高的击穿电压和更大的导通电流,使得晶闸管器件能够适应更高功率、更高效的应用场景。
2.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
晶闸管在新能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晶闸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尤其是高效能、高可靠性的晶闸管器件,将更加受到市场的青睐。
3.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推动
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是当前工业发展的趋势。晶闸管作为一种基本的电子元件,在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晶闸管可以用于电机控制、机器人、生产线自动化等方面,实现高效、精准的控制。
4.汽车电子市场的扩大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晶闸管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也不断扩大。例如,晶闸管可以用于汽车灯光控制、发动机控制、车身控制等方面,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节能性。
5.小型化和集成化趋势
随着电子产品的小型化和便携化,晶闸管器件也在向小型化和集成化方向发展。集成多个晶闸管器件的芯片,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和更高的性能。
图表:晶闸管行业发展趋势
资料来源: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