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描述内容
输入关键词搜索海量报告...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交通运输
金融服务
物流运输
食品饮料
能源环保
家电IT
零售快消
矿产冶金
医疗健康
五金仪表
其它
化工新材
机械制造
互联网+
文体产业
服务行业
地产建筑
轻工服装
中国订单农业行业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收藏

中国订单农业行业运营态势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交付方式】 即时更新(3个工作日内)
 Email电子版

【订购电话】 13590156548

【报告格式】 电子版(PDF)      


12800.00
¥12800.00
¥6500.00-6800.00
¥6435.00-6732.00
¥6370.00-6664.00
¥6175.00-6460.00
重量:0.000KG
数量:
(库存899991)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描述

【交付方式】 即时更新(3个工作日内)
 Email电子版

【订购电话】 13590156548

【报告格式】 电子版(PDF)      



 

订单农业行业定义

 

订单农业,也被称为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它是指农户根据其本身或其所在的乡村组织与农产品的购买者之间所签订的订单,来组织安排农产品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这种模式的出现很好地适应了市场的需求,避免了盲目生产,进而降低了种植户的生产风险。

 

订单农业行业分类

 

中国订单农业行业可以根据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划分。一种分类方式是根据订单农业涉及的领域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订单、畜牧业订单、水产业订单等。这种分类方式下,不同领域的订单农业有着各自的特点和发展重点。另一种分类方式是根据订单农业的合作模式不同,可以分为流通、餐饮类服务型企业向前延伸产业链建立原材料直供基地的订单农业和以农产品基地作为合作平台,将基地作为公司员工购买农产品和休闲体验场所,为公司员工提供内部福利的社区支持农业。这种分类方式下,不同模式的订单农业有着不同的合作方式和盈利模式。除此之外,还可以根据订单农业的发展阶段不同进行划分,比如将订单农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等不同阶段,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挑战。

 

订单农业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订单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中国开始与韩国、日本等国家开展水产品和蔬菜的加工贸易,订单农业逐渐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兴起。在这个阶段,订单农业主要是通过与当地农户签订收购合同来实现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订单农业逐渐发展并扩展到其他领域。在20世纪90年代,订单农业开始进入水果、蔬菜等种植业领域。在这个阶段,订单农业的特点是企业和农户之间通过签订合同来约定农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等,以实现农产品的定向生产和销售。进入21世纪后,订单农业进一步发展并普及。在这个阶段,订单农业不仅涉及种植业,还扩展到畜牧业、渔业等领域。同时,订单农业的模式也逐渐多样化,出现了集中模式、核心模式、多元模式、非正式模式和中介模式等多种类型。这些模式的特点是依据当地条件和市场需求来确定农产品的生产计划和销售方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订单农业开始与这些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线上线下的融合。企业和农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发布供求信息、开展在线交易等,进一步提高了订单农业的效率和便利性。

图表:订单农业行业发展历程

 

订单农业行业上中下游

 

订单农业的上游主要是指生产环节,包括农资采购、农业技术应用等。在订单农业中,上游的生产主体可能包括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这些生产主体在订单农业中扮演着提供农产品的重要角色。中游主要是指订单农业中的合同签订和执行环节。在订单农业中,中游的参与者通常包括农产品加工企业、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等。这些企业在订单农业中扮演着连接上下游的桥梁角色,负责根据合同约定,按照一定的价格和质量标准,收购或代销农产品。下游主要是指订单农业中的销售和消费环节。在订单农业中,下游的参与者可能包括超市、餐饮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这些企业在订单农业中扮演着将农产品推向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重要角色。

 

订单农业行业供需情况

 

订单农业是一种以合同为依据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模式,通过订单农业,农民和企业可以达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订单农业中,农民和企业之间签订合同,约定农产品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由企业提供农资、技术等支持,农民按照合同要求进行生产,最终企业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格收购农产品。这种模式可以降低农民的市场风险,提高农民的收益,同时也可以保障企业的农产品供应和质量。订单农业的产销情况取决于市场需求、气候变化、生产成本等多种因素。一般来说,如果市场需求大、气候适宜、生产成本低,那么订单农业的产销情况就会比较好。反之,如果市场需求小、气候不利、生产成本高,那么订单农业的产销情况就会受到影响。

 

订单农业行业经营情况

 

订单农业行业的供需情况主要受到市场需求、生产成本、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从需求方面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地区,人们对高品质、绿色健康的农产品需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一些新兴的农业产业也在不断涌现,比如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订单农业的需求增长。从供给方面来看,订单农业的供给主要受到生产成本、气候变化、农产品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成本是影响订单农业供给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土地租金、农资采购、劳动力成本等。如果生产成本过高,就会降低农民和企业参与订单农业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订单农业的供给。另外,气候变化也会对订单农业的供给产生影响,比如干旱、洪涝、极端天气等都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农产品质量也是影响订单农业供给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农产品质量不达标或者出现安全问题,就会影响企业的收购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订单农业行业市场规模

 

订单农业行业市场规模较大,涉及的领域也比较广泛。在订单农业中,农产品种植和养殖是主要的两个领域。2019年中国订单农业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22亿元。此外,订单农业还涉及其他多个领域,比如一些地方开展的“水稻定制”等。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农业行业市场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从GDP占比来看,中国农业业已占据了国家经济总量的8%左右。而从农业总产值来看,2019年农业总产值已经达到7.08万亿元,占GDP比重为8.9%。此外,订单农业还具有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优点。

 

订单农业行业优点和缺点

 

订单农业行业具有以下优点;降低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通过与企业签订订单,农民可以提前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从而更好地规划农业生产。同时,与合作企业合作可以获得更好的销售渠道和更高的价格,从而提高收入水平。此外,订单农业也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农民可以更好地融入产业化链条,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另外,订单农业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与企业合作,农民可以获得更好的技术、资金等支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同时也可以带动农村其他产业的发展。然而,订单农业也存在一些缺点;订单履约风险、订单违约风险、技术投入成本高、农产品质量监管难度大。在订单农业中,企业和农民之间的订单履约存在风险,如果一方不遵守合同约定,就会导致订单无法正常执行,从而给一方带来损失。另外,由于各种原因,企业和农民在订单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违约情况,导致订单无法正常完成,这会给一方带来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为了满足企业的订单要求,农民需要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这会增加农民的成本压力和技术难度。此外,在订单农业中,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需要严格监管,但由于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监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订单农业行业相关政策

 

从以下政策法案中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订单农业行业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政策法案的实施,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等。同时,这些政策法案也鼓励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体参与订单农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订单农业行业的快速发展。

 

订单农业行业存在问题

 

订单农业行业存在的问题。在订单农业中,企业和农民之间的订单履约存在风险,如果企业或农民不遵守合同约定,就会给一方带来损失。同时,订单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违约情况,导致订单无法正常完成,造成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失。为了满足企业的订单要求,农民需要增加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这会增加农民的成本压力和技术难度。此外,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需要严格监管,但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环节较多,监管难度较大,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目前订单农业的模式多种多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给消费者选择和比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农民的经营成本。另外,订单农业的发展受到农产品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影响,农产品的生产和运输可能受到限制,导致订单农业无法按时交付。此外,在订单农业中缺乏数字化应用,导致生产和管理效率低下。


 

 

第一章  订单农业概述

第一节  订单农业定义

第二节  订单农业特点

第三节  订单农业发展背景

第三节  订单农业国际发展情况

一、美国

二、日本

三、欧洲

四、澳大利亚

第四节 我国订单农业发展历程

 

第二章  订单农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经济环境

第二节 政策环境

第三节 技术环境

第四节 社会环境

 

第三章 订单农业模式

第一节 国外可参考模式

第二节 国内可参考模式

 

第三章 我国订单农业区域发展概况

第一节 华东地区

第二节 华南地区

第三节 华北地区

第四节 华中地区

第五节 东北地区

第六节 西北地区

第七节 西南地区

 

第四章 订单农业案例分析

第一节 订单农业成功案例

第二节 订单农业失败案例

 

第五章 订单农业投资建议

第一节 投资前景

第二节 投资机会

第三节 投资可行性

第四节 投资方向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部分客户
下载订购协议


报告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历史数据、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


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供给端、需求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需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