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描述内容
输入关键词搜索海量报告...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
交通运输
金融服务
物流运输
食品饮料
能源环保
家电IT
零售快消
矿产冶金
医疗健康
五金仪表
其它
化工新材
机械制造
互联网+
文体产业
服务行业
地产建筑
轻工服装
中国IC载板(封装基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收藏

中国IC载板(封装基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
【交付时间】   即时更新(3个工作日内)

【服务热线】   1359-015-6548

【英文价格】   USD  8000

12800.00
¥12800.00
¥6500.00-6800.00
¥6435.00-6732.00
¥6370.00-6664.00
¥6175.00-6460.00
重量:0.000KG
数量:
(库存899991)
立即购买
加入购物车
商品描述

【交付方式】   Email电子版
【交付时间】   即时更新(3个工作日内)

【服务热线】   1359-015-6548

【英文价格】   USD  8000


IC载板(封装基板)行业概述

IC载板是指集成电路的封装基板,是用于建立IC与PCB之间讯号连接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基材。IC载板是在PCB板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主要用于实现高密度、高精度、高性能的芯片封装。这种基板在电子封装工程中占据核心地位,不仅提供电气连接,还起到物理保护、应力缓和、散热防潮以及尺寸过渡的作用。其种类繁多,按材料可分为柔性基板和刚性基板,按封装方式可分为BGA封装基板、CSP封装基板、FC封装基板和MCM封装基板等。

 

IC载板(封装基板)行业产业链

 

IC 载板行业的上中下游产业链结构清晰,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上游包括原材料及零部件和技术研发与设计。原材料及零部件方面,结构材料有树脂基板、铜箔、玻纤等,化学品和耗材如干膜、钻头等在生产中起关键作用,成本结构中树脂、铜箔、铜球等占比较大,其中树脂约占 35%,铜箔约占 8%,铜球约占 6%。技术研发与设计环节主要由专注于此的公司或机构构成,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且制造存在高度精密的层间对位技术、电镀能力、钻孔技术等多项技术难点。中游主要是 IC 载板制造商,他们利用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生产制造,IC 载板主要分为 BT 载板和 ABF 载板两种类型,全球领先的制造商有中国台湾的欣兴电子、景硕、南亚电路,日本的揖斐电等,中国大陆的代表企业有深南电路、兴森科技等。下游包括应用领域和市场需求。应用领域方面,移动设备约占 26%,个人 PC 约占 21%,通讯设备约占 19%,存储约占 13%,汽车电子约占 6%,还有包括工控医疗、航空航天等在内的其他领域,虽占比较小但不断发展。市场需求方面,全球 IC 载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尤其在高端封装和先进封装技术推动下,预计未来几年保持强劲势头,市场集中度较高,前十大厂商份额占比超 80%。虽然目前中国大陆企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本土市场潜力、产业配套和成本优势,以及全球半导体封测产业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中国大陆的 IC 载板企业有望快速发展,提升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IC载板(封装基板)行业分类

 

IC载板行业的分类多样且复杂,涵盖材料、封装方式、应用领域、性能要求、制造工艺和市场定位等多个方面。在材料方面,有机基板以其良好的电气绝缘性和机械加工性受到广泛应用,尽管其热导性可能较差;陶瓷基板则凭借优良的热导性和稳定性成为高功耗和高温应用的理想选择;金属基板则专注于高性能和高热导性需求。从封装方式来看,BGA载板适合高密度芯片封装,CSP载板适用于紧凑型封装,FC载板则能实现更小尺寸和更高信号传输效率,MCM载板则满足多芯片集成的复杂高性能需求。按应用领域划分,通信设备载板要求高速高频高可靠,消费电子载板注重小型化和成本,汽车电子载板需要高可靠性和适应性,高性能计算载板则追求极限处理速度和数据能力。在性能要求上,高性能载板应对高速高频高功耗场景,高可靠性载板用于航天军事,低成本载板则面向大众市场。制造工艺方面,传统PCB工艺载板适用于一般性能要求,而先进封装工艺载板则满足高性能高密度需求。市场定位也分为高端市场的高价高利润载板,中端市场的高性价比载板和低端市场的低价位竞争载板。这些分类反映了IC载板行业的技术多样性和市场细分,展示了行业如何根据不同的技术特性和商业需求进行精准定位。

 

IC载板(封装基板)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IC载板行业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早期依赖进口到自主研发生产的转变。在起步阶段,中国主要依赖进口IC载板来满足市场需求,这些载板主要应用于手机MEMS、通信及存储芯片等领域。随着21世纪初的到来,中国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加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技术进步显著,特别是在BT载板和ABF载板等高端产品的研发上,中国逐渐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IC载板行业国产化的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推动国内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进入21世纪10年代后,中国IC载板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受益于智能手机、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迅猛发展,对高性能、低功耗集成电路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技术创新也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半加成法工艺、精细线路工艺制造技术等在封装基板制造中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精度和性能。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国内企业不仅要面对本地市场的竞争,还要与国际大型封装载板制造商竞争。尽管如此,中国IC载板行业的国产化率仍在逐步提升,国内企业如复旦微电子、安路科技和紫光同创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展望未来,中国IC载板行业将继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产品性能的提升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同时,市场规模也将持续增长,受益于智能手机、云计算、物联网等领域的持续发展以及新能源汽车等新兴市场的崛起。政府也将继续加大对IC载板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国内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市场开拓,提高国产化率。


——综述篇——

第1章:IC载板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1.1 IC载板行业界定

1.1.1 IC载板是芯片封装的核心载体

1、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

2、封装的定义

3、封装的功能

4、封装的范围(L0、L1、L2、L3)

5、IC载板(IC封装载板/封装基板)的定义

6、IC载板的作用

1.1.2 IC载板的术语&概念辨析

1、IC载板专业术语说明

2、IC载板相关概念辨析

(1)IC载板与HDI板

(2)IC载板与PCB板

1.1.3 国家统计标准中的IC载板(定义及行业归属)

1.2 IC载板行业分类

1.2.1 封装工艺不同

1.2.2 绝缘材料不同

1.2.3 封装方式不同

1.2.4 封装材料不同

1.2.5 应用领域不同

1.3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1.4 IC载板行业市场监管&标准体系

1.4.1 IC载板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职能(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自律组织)

1.4.2 IC载板行业标准体系及建设进程(国家/地方/行业/团体/企业标准)

1.4.3 IC载板行业现行&即将实施标准汇总

1.4.4 IC载板行业重点标准及其影响解读

1.5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1.5.1 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1.5.2 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现状篇——

第2章:全球IC载板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趋势洞察

2.1 全球IC载板行业标准体系&技术进展

2.1.1 全球IC载板行业标准体系

2.1.2 全球IC载板行业技术进展

2.2 全球IC载板行业发展历程&产品演进

2.2.1 全球IC载板行业发展历程

2.2.2 全球IC载板产品演进示意图

2.3 全球IC载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

2.3.1 全球IC载板行业市场供需状况

2.3.2 全球IC载板行业细分市场分析(产品/应用等)

2.3.3 全球IC载板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2.3.4 全球IC载板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2.3.5 全球IC载板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2.3.6 重点区域:日本IC载板市场分析

2.4 全球IC载板行业市场规模体量及前景预判

2.4.1 全球IC载板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2.4.2 全球IC载板行业市场前景预测(未来5年预测)

2.4.3 全球IC载板行业发展趋势洞悉

2.5 全球IC载板行业发展经验总结和有益借鉴

第3章:中国IC载板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痛点解析

3.1 中国IC载板行业发展历程分析

3.2 中国IC载板行业技术进展研究

3.2.1 IC载板行业科研投入(力度及强度)

3.2.2 IC载板行业科研创新(专利与转化)

3.2.3 IC载板行业关键技术(现状与发展)

1、IC基板制作技术

2、微孔技术

3、图形形成和镀铜技术

4、阻焊工艺

5、表面处理技术

6、检测能力和产品可靠性测试技术

3.2.4 IC载板行业技术路线(工艺与流程)

1、IC载板行业工艺类型/技术路线

(1)减除法

(2)全加成法

(3)半加成法

2、IC载板行业工艺/技术流程图解

3、IC载板行业工艺/技术路线对比

3.3 中国IC载板行业对外贸易状况

3.4 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主体分析

3.4.1 IC载板行业市场主体类型(投资/经营/服务/中介主体)

3.4.2 IC载板行业企业入场方式(自建/并购/战略合作等)

3.4.3 IC载板行业市场主体数量

3.4.4 IC载板注册/在业/存续企业

3.5 中国IC载板行业招投标市场解读

3.5.1 IC载板行业招投标信息汇总

3.5.2 IC载板行业招投标信息解读

3.6 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供给分析

3.6.1 IC载板行业产线布局及扩产计划

3.6.2 IC载板行业市场供给水平(产量)

3.7 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需求分析

3.7.1 IC载板终端用户/行业概述

3.7.2 IC载板市场需求现状分析(需求量)

3.7.3 IC载板市场供需平衡状况(缺口仍较大)

3.7.4 IC载板市场行情走势分析

3.8 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规模体量

3.9 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发展痛点

第4章: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竞争及投资并购状况

4.1 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竞争布局状况

4.1.1 中国IC载板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4.1.2 中国IC载板行业竞争者省市分布热力图

4.1.3 中国IC载板行业竞争者战略布局状况

4.2 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4.2.1 中国IC载板行业企业竞争集群分布

4.2.2 中国IC载板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4.2.3 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4.3 中国IC载板全球市场竞争力&国产化/国际化布局

4.4 中国IC载板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4.4.1 中国IC载板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4.4.2 中国IC载板行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4.4.3 中国IC载板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4.4.4 中国IC载板行业替代品威胁

4.4.5 中国IC载板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4.4.6 中国IC载板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4.5 中国IC载板行业投融资&并购重组&上市情况

4.5.1 中国IC载板行业投融资状况

1、中国IC载板行业投融资概述(资金来源及投融资主体)

2、中国IC载板行业投融资汇总

3、中国IC载板行业投融资规模

4、中国IC载板行业投融资解读(热门领域/融资轮次/对外投资等)

4、中国IC载板行业投融资趋势

4.5.2 中国IC载板行业兼并与重组

1、中国IC载板行业兼并与重组汇总

2、中国IC载板行业兼并与重组方式

3、中国IC载板行业兼并与重组案例

4、中国IC载板行业兼并与重组趋势

4.5.3 中国IC载板行业IPO动态(已上市、申请&被否情况)

第5章:中国IC载板产业链全景及配套产业发展

5.1 中国IC载板产业链——产业结构属性分析

5.1.1 IC载板产业链结构梳理

5.1.2 IC载板产业链生态图谱

5.1.3 IC载板产业链区域热力图

5.2 中国IC载板价值链——产业价值属性分析

5.2.1 IC载板行业成本投入结构

5.2.2 IC载板行业价格传导机制

5.2.3 IC载板行业价值链分析图

5.3 中国IC载板基板材料(基材)市场分析

5.3.1 IC载板基板材料(基材)类型

1、硬质基板材料:BT树脂、ABF材料、MIS

2、柔性基板材料:聚酰亚胺(PI)、PE

3、陶瓷基板材料:氧化铝、氮化铝、碳化硅等陶瓷材料

5.3.2 中国IC载板基板材料(基材)市场现状

5.3.3 中国IC载板基板材料(基材)发展趋势

5.4 中国IC载板用电解铜箔市场分析

5.4.1 IC载板用电解铜箔概述

5.4.2 中国IC载板用电解铜箔市场现状

5.4.3 中国IC载板用电解铜箔发展趋势

5.5 中国IC载板化学品/耗材市场分析

5.5.1 IC载板化学品/耗材类型(干膜、油墨、蚀刻剂、显影剂等)

5.5.2 中国IC载板化学品/耗材市场现状

5.5.3 中国IC载板化学品/耗材需求趋势

5.6 中国IC载板生产加工设备市场分析

5.6.1 中国IC载板生产加工设备类型(曝光、电镀、蚀刻、真空压膜等)

5.6.2 中国IC载板生产加工设备市场现状

5.6.3 中国IC载板生产加工设备需求趋势

5.7 配套产业布局对IC载板行业的影响总结

第6章:中国IC载板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分析

6.1 中国IC载板行业细分市场概况

6.1.1 中国IC载板行业细分市场对比

6.1.2 中国IC载板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6.2 IC载板细分市场:ABF载板(硬质基板)

6.2.1 ABF载板概述

6.2.2 ABF载板市场简析

6.2.3 ABF载板发展趋势

6.3 IC载板细分市场:BT载板(硬质基板)

6.3.1 BT载板概述

6.3.2 BT载板市场简析

6.3.3 BT载板发展趋势

6.4 IC载板细分市场:柔性基板

6.4.1 柔性基板概述

6.4.2 柔性基板市场简析

6.4.3 柔性基板发展趋势

6.5 IC载板细分市场:陶瓷基板

6.5.1 陶瓷基板概述

6.5.2 陶瓷基板市场简析

6.5.3 陶瓷基板发展趋势

6.6 中国IC载板行业细分产品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7章:中国IC载板行业细分市场需求分析

7.1 IC载板应用场景扩展&市场领域分布

7.1.1 IC载板应用场景扩展(使用场景&需求场景/消费场景)

1、IC载板市场定位

2、IC载板应用场景

2、IC载板场景扩展

7.1.2 IC载板市场领域分布(应用领域&行业应用&TO B)

1、IC载板市场领域分布

2、IC载板市场渗透概况

7.2 中国IC载板细分应用市场分析:存储芯片封装基板(eMMC)

7.2.1 中国存储芯片发展现状

7.2.2 中国存储芯片趋势前景

7.2.3 存储芯片封装基板(eMMC)概述

7.2.4 中国存储芯片封装基板(eMMC)需求现状分析

7.2.5 中国存储芯片封装基板(eMMC)市场潜力分析

7.3 中国IC载板细分应用市场分析:微机电系统封装基板(MEMS)

7.3.1 中国MEMS发展现状

7.3.2 中国MEMS趋势前景

7.3.3 微机电系统封装基板(MEMS)概述

7.3.4 中国微机电系统封装基板(MEMS)需求现状分析

7.3.5 中国微机电系统封装基板(MEMS)市场潜力分析

7.4 中国IC载板细分应用市场分析:射频模块封装基板(RF)

7.4.1 中国射频模块发展现状

7.4.2 中国射频模块趋势前景

7.4.3 射频模块封装基板(RF)概述

7.4.4 中国射频模块封装基板(RF)需求现状分析

7.4.5 中国射频模块封装基板(RF)市场潜力分析

7.5 中国IC载板细分应用市场分析:处理器芯片封装基板

7.5.1 中国处理器芯片发展现状

7.5.2 中国存处理器芯片趋势前景

7.5.3 处理器芯片封装基板概述

7.5.4 中国处理器芯片封装基板需求现状分析

7.5.5 中国处理器芯片封装基板市场潜力分析

7.6 中国IC载板细分应用市场分析:高速通信封装基板

7.6.1 中国高速通信封装基板发展现状

7.6.2 中国高速通信封装基板趋势前景

7.6.3 高速通信封装基板概述

7.6.4 中国高速通信封装基板需求现状分析

7.6.5 中国高速通信封装基板市场潜力分析

第8章:全球及中国IC载板企业布局案例解析

8.1 全球及中国IC载板主要企业布局梳理

8.2 全球IC载板主要企业布局案例分析(不分先后,可定制)

8.2.1 日本揖斐电株式会社(IBIDEN)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发展现状

4、企业IC载板业务销售&在华布局

8.2.2 韩国三星电机(SAMSUNG)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发展现状

4、企业IC载板业务销售&在华布局

8.3 中国IC载板主要企业布局案例分析(不分先后,可定制)

8.3.1 欣兴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2 景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3 南亚电路板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4 日月光半导体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5 深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6 深圳市兴森快捷电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7 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8 深圳丹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9 崇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8.3.10 惠州中京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历程&基本信息

2、企业业务架构&经营情况

3、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详情&生产力

4、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比重&竞争力

5、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规划&新动向

6、企业IC载板业务布局战略&优劣势

——展望篇——

第9章:中国IC载板行业发展环境洞察&SWOT分析

9.1 中国IC载板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9.1.1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9.1.2 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9.1.3 中国IC载板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9.2 中国IC载板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9.2.1 中国IC载板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9.2.2 社会环境对IC载板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9.3 中国IC载板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9.3.1 国家层面IC载板行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

1、国家层面IC载板行业政策汇总及解读

2、国家层面IC载板行业规划汇总及解读

9.3.2 31省市IC载板行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指导类/支持类/限制类)

1、31省市IC载板行业政策规划汇总

2、31省市IC载板行业发展目标解读

9.3.3 国家重点规划/政策对IC载板行业发展的影响

1、国家“十四五”规划对IC载板行业发展的影响

2、《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对IC载板行业发展的影响

9.3.4 政策环境对IC载板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9.4 中国IC载板行业SWOT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第10章:中国IC载板行业市场前景及发展趋势分析

10.1 中国IC载板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10.2 中国IC载板行业未来关键增长点分析

10.3 中国IC载板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未来5年数据预测)

10.4 中国IC载板行业发展趋势预判(疫情影响等)

第11章:中国IC载板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

11.1 中国IC载板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11.1.1 IC载板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1.1.2 IC载板行业退出壁垒分析

11.2 中国IC载板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11.3 中国IC载板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11.3.1 IC载板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11.3.2 IC载板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11.3.3 IC载板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11.3.4 IC载板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11.4 中国IC载板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11.5 中国IC载板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部分客户
下载订购协议


报告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报告研究基于研究团队收集到的大量一手和二手信息,研究过程综合考虑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市场环境、产业政策、历史数据、行业现状、竞争格局、技术革新、市场风险、行业壁垒、机遇以及挑战等。


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供给端、需求端、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渠道、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细分数据、进出口及市场需求特征等,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客观预测。


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建立了严格的数据清洗、加工和分析的内控体系,分析师采集信息后,需严格按照公司评估方法论和信息规范的要求,并结合自身专业经验,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选,最终通过综合统计、分析测算得相关产业研究成果。